传统的产前筛检及诊断包含了绒毛膜采样或羊膜穿刺等侵入性检测,执行难度较高且有流产的风险,可能造成孕妇的心理压力。非侵入性产前胎儿染色体筛检(Non-Invasive Prenatal Tests),简称为NIPT,为非侵入性检测更安全,并且可排除因侵入性检查需承担的风险,检测方法仅需采集怀孕妇女10ml血液,萃取血浆中胎儿游离DNA,利用次世代定序法进行高通量基因定序及生物资讯法计算,即可针对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进行分析。目前针对不同的需求,除常见的三对体染色体异常疾病(唐氏症、爱德华氏症、巴陶氏症),现在有NIPT1.0、NIPT2.0及NIPT3.0不同规格,提供更全面的早期筛检方案。
| 非侵入性检查 | 检测项目 |
检测率 |
优点 | 缺点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非侵入性胎儿染色体基因检测 | 99%【注】 |
非侵入性、安全性高 检查周数最早 (≧10周) |
异卵多胞胎准确度较低 费用稍高 |
|
| 唐氏症筛检 ( 颈部透明带筛检 、第一及第二孕期母血筛检 ) | 80% ~ 87% | 非侵入性,检查周数早 | 技术门槛高,检测率较低 |
| 侵入性检查 | 检测项目 |
检测率 |
优点 | 缺点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羊膜穿刺 | 99% | 准确度最高,多胞胎可个别检查 | 侵入性,约 1/1000 流产率,检查周数晚(>16周) | |
| 绒毛膜采样 | 98% ~ 99% | 准确度高,检查周数早 | 侵入性,约 1/100-1/500 流产率,未必采的到绒毛细胞 |
【注】参考资料: The Journal of Maternal-Fetal & Neonatal Medicine 2017;30:710-716
任何检测皆有伪阴性及伪阳性,台湾及全世界医学文献皆有未检出案例。
1. 怀孕十周以上之妇女。
2. 3 4岁以上高龄或唐氏症高风险怀孕妇女。
3. 有家族病史或曾怀过染色体异常之胎儿。
4. 担心因侵入性检查伴随之流产及感染风险。
5. 超音波有异常软性标记。
与专业谘询师或
填写同意书
血浆分离
次世代定序技术(NGS-base)
生物资讯分析
报告发送及解说| 项目名称 | NIPT1.0 | NIPT2.0 | NIPT3.0 |
|---|---|---|---|
| 检测项目 |
非侵入性产前染色体 及性染色体数目筛检 |
非侵入性产前染色体数目 及微片段拷贝数筛检 |
非侵入性产前染色体数目、 微片段拷贝数及 骨骼发育异常疾病筛检 |
| 检测标的 |
第21号染色体 第18号染色体 第13号染色体 性染色体疾病 *NIPT1.0不适用异卵双胞及多胞胎(≧3) |
22对体染色体及性染色体 20项微片段区域 |
22对体染色体及性染色体 5个基因共87个位点 |
| 涵盖疾病 |
三对体染色体异常 唐氏症(Trisomy21) 爱德华氏症(Trisomy 18) 巴陶氏症(Trisomy 13) 及性染色体疾病 透纳氏症 (Turnur syndrome, 45X) 柯林菲特氏症 (Klinefelter Syndrom, 47XXY) 三染体X症候群(Trisomy X Syndrom, 47XXX) XYY症候群(XYY Syndrom, 47XYY) |
包含NIPS检测范围 22对体染色体数目全面筛检 性染色体疾病 透纳氏症 (Turnur syndrome, 45X) 柯林菲特氏症 (Klinefelter Syndrom, 47XXY) 三染体X症候群(Trisomy X Syndrom, 47XXX) XYY症候群(XYY Syndrom, 47XYY) 及20项微片段缺失异常疾病 |
包含NIPT2.0 检测范围 增加常见的骨骼发育异常疾病 软骨发育不全症(Achondroplasia) 软骨生成不全症(Achondrogenesis) 致死性畸胎(Thanatophoric Dysplasia) 成骨不全症症(Osteogenesis Imperfecta) 爱伯特氏症 (Apert syndrome) Pfeiffer氏症候群(Pfeiffer syndrome) Crouzon氏症候群(Crouzon syndrome)etc. |
| 检测率 |
第13/18/21号染色体99%【注】 其他染色体数目90% 特定微片段缺失异常99% 特定单基因突变点位99% |
||
| 异常再确认 | 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 |
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 羊水染色体晶片检查 |
⦿ 若为染色体或微片段异常则补助羊水 变异仅补助羊水单基因位点检测 |
【注】参考资料: The Journal of Maternal-Fetal & Neonatal Medicine 2017;30:710-716
任何检测皆有伪阴性及伪阳性,台湾及全世界医学文献皆有未检出案例。
| no | 疾病名称 | 染色体异常位置 |
|---|---|---|
| 1 | 狄乔治氏症候群 | 22q11 |
| 2 | 1p36缺失症候群 | 1p36.3 |
| 3 | 威廉氏症候群 | 7q11.23 |
| 4 | 小胖威利症候群(缺失型) | 15q11-q13 |
| 5 | 天使症候群(缺失型) | 15q11-q13 |
| 6 | 史密斯-马吉利氏症候群 | 17q11.2 |
| 7 | Koolen-de Vries症候群 | 17q21.31 |
| 8 | 猫哭症 | 5p15 |
| 9 | 18q缺失症候群 | 18q |
| 10 | 沃夫-贺许宏氏症候群 | 4p16.3 |
| no | 疾病名称 | 染色体异常位置 |
|---|---|---|
| 11 | 阿拉吉欧症候群 | 20p11.23 |
| 12 | Jacobsen症候群 | 11q |
| 13 | 遣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变 | 17p11.2-12 |
| 14 | Rubinstein-Taybi症候群 | 16p13.3 |
| 15 | WAGR症候群 | 11p13 |
| 16 | Potocki-Shaffer症候群 | 11p11.2 |
| 17 | Miller-Dieker症候群 | 17p13.3 |
| 18 | 1q21.1症候群 | 1q21.1 |
| 19 | Kleefstra症候群 | 9q34.3 |
| 20 | Phelan-Mcdermid症候群 | 22q13 |
※ 微片段缺失异常只针对染色体区域大于2Mb之片段,而小于2Mb之微片段缺失以及基因高度重复区域并不在本检测范围内
| no | 基因名称 | 位点数目 |
|---|---|---|
| 1 | FGFR2 | 23 |
| 2 | FGFR3 | 6 |
| 3 | COL1A1 | 36 |
| 4 | COL1A2 | 20 |
| 5 | COL2A1 | 2 |
